“如果公孙伯珪固执为之的话,那”
田丰看向袁绍,现在的袁绍距离历史上据四州之地,兵马如云,将帅如雨的时候差的还非常远,也就是说,如果依照田丰的安排去以为天子复仇的名义派遣大军前往并州,那整个冀州本土的防御兵力将会降到一个危险线的边缘,这对于一方势力,一个主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话虽未说完,但是田丰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而袁绍对于田丰未言的话,也心中有数,如果公孙瓒就是一根筋,不顾天下人的看法,不顾刘虞的阻挠,强行借此机会前来攻打冀州。那调动了大半兵力去开垦并州的冀州,可就很危险了。
当然,所谓富贵险中求,如果公孙瓒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袁绍势力名义上去进攻长安的时候前来攻击,而他又能支持下去,能拖过去,拖到拿下并州,大军回转,那整个局势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袁绍取天下的道路,也会由此而向前走出决定性的一步。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还在于抗住公孙瓒,而且是在大军外出,用残存的微弱兵力抗住全力进攻的公孙势力。
要知道如今袁绍虽然拿下了冀州,而且因为袁家四世三公的威望,手底下文人辈出。然而大多数文士在面临大战之时能做到的除了分析局势进行布局以及维持后勤等等以外,剩下能起到的作用却也的确是没有多少了。
一场战争,特别是正面硬刚式的实力大战,始终靠的还是实打实的将领之能和士卒之力,高明的谋士文臣虽然起到的作用很大,甚至在很多时候,很多局面下都可以决定一场战争乃至两方势力的走向和胜负,但是执行者却还是那些从血与火之中走出来的精锐铁血们。
在这一点上,袁绍势力相比于常年处于幽州鱼龙混杂之地,守护边塞,征战边疆的公孙瓒势力来说,可就差了点意思。
纵然因为袁家四世三公的底蕴还有拿下冀州的缘故,让袁绍实力大增,特别是原本薄弱的将领和士卒之力,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除过颜良、文丑二人这种超一流猛将以外的统军良将。
要知道,猛将亦求,良将难寻,而如高览,张颌这等武道一流,却还能统率大军,脑袋里也不缺乏谋略的统军良将,数遍整个天下,却也的确找不到多少人出来。
但战争从来都不是说大家列队报名,你算算我有几个兵,几个将,实力大概推断一下能打个多少分,然后我这边再算算你的兵马大将,考虑一下你又有多少分,最后双方再对比一下,谁分高,谁就赢
决定一张战争胜负的因素太多也太复杂,而决断两方势力军阀胜负的因素就更多了。所以袁绍的兵将实力纵然在取到冀州后得到了极大的加强,面对着公孙伯珪以及他手底下那支纵横塞外名扬天下的白马从义精锐,心中未免还是有点发憷。
当然发憷归发憷,怕是不可能怕的,只不过对于袁绍来说,纵然是赢了,他自己势力的损失也绝对小不到那去。
而那种损失,纵然是有完整冀州和袁家底蕴加持之下的袁绍,也不太愿意去承受。
更何况,乱世之中,不争则退。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